1月14日,现年87岁的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退休教师黄廷禹,陪同沈家门街道中洲社区党员干部,走访慰问了老伴瘫痪在床的冯师傅等11户困难群众家庭,给贫病人员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退休26年来,黄廷禹一直乐当一名慈善志愿者,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护苗助学,乐善好施,使未成年人得到了健康成长;他心怀善意,助人为乐,给困难群众点燃了生活希望;他退而不休,发挥余热,让开心夕阳照亮了渔都港城;他老有所学,学以致用,为服务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用自己夕阳的余晖,照亮了身边弱势群体光明的前途。”黄廷禹家所在的沈家门街道中洲社区党委书记金贞对他的慈善志愿者行动作了如此概括。
护苗助学 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作为人民教师光荣退休的黄廷禹,对扶幼助学、帮困护苗、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深有感触。”普陀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身边的每一位困境儿童都能上学读书,黄廷禹一方面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学生,另一方面与关工委等部门联手,开展护苗行动,被当地人称为未成年人的“恩师”。
“2005年,我在网格化管理走访中,了解到一个叫余文武(化名)的小男生,自幼丧父,母亲也无正式工作,自己又患脉管炎,家境贫寒。从此,就资助他上学读书,一直到小学毕业,共为他支付学习费用3000多元。”黄廷禹说,后来又给他的母亲联系了一份月薪1500元的社区送饭菜工作,有效缓解他的家庭经济困境。
东极镇有名困境女生叫李嘉英(化名),父亲在别人的渔船上打工,母亲为了照顾患脑瘫的哥哥无法工作,可相而知家庭并不好过。尤其是到沈家门租房读书后,各类生活费用大增。黄廷禹获悉后,就于2011年—2016年间共为她支付了4000多元的学杂费,逢年过节还与区关工委领导一起到她家进行走访慰问;平时经常买些零食送给她哥吃,有时还会推着轮椅把她哥送到滨港路去观光。“李嘉英(化名)一家人也把我当亲戚一样走动,她父亲的渔船拢洋,会把自己钓上来的大鳘鱼等海鲜送到我家,以表谢意。”黄廷禹说。
“来自安徽阜阳的贫困女生董小月(化名),父母靠收购旧家电及废品养活一家四口,她的哥哥在育才小学就读,我就想方设法把她安排到沈家门第四小学读书。”黄廷禹介绍道,她小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她考入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现在她是沈家门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从2017年起,一共给她资助了5500多元,为她的前途出了点微薄之力,现在每次见面,董小月(化名)都会非常亲切地叫黄廷禹一声“阿公”。董小月(化名)一家人去老家过年回来,总会给黄廷禹送上点黄牛肉、蕃薯粉丝等土特产。
“近20年来,我先后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助学资金累计有1万多元。”黄廷禹说,从献爱心中体会到了“助人使人快乐,奉献使人幸福”的价值。
助人为乐 帮助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发现谁有困难总要伸出援手。黄廷禹同志自从退休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慈善志愿者以来,积极参加敬老爱幼、帮孤助残、环境保护等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参与慈善志愿服务活动达100余场,累计超过300小时。黄廷禹在扶贫帮困方面乐善好施,给身边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伸出援助神之手,尽力而为地让困境者度过生活难关,真是社区干部的好帮手,社区居民的好邻居。”沈家门街道中洲社区党委书记金贞介绍说,黄廷禹每年春节前都会列出一些需要帮助困难户的名单给社区作参考,同时协助社区干部一起进行走访慰问,让中洲社区的困难群众感恩戴德。
2020年起,黄廷禹家楼下有位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徐阿姨,黄廷禹一有空就会到她家陪聊,帮助她搞卫生、换煤气罐、购买常用药等,让独居老人不再孤单寂寞。
前些年,沈家门金鹰海景小区西北角开了一家“每味先”快餐厅,厨房里排出来的尾气和噪音严重影响了楼上的居民生活。受害最严重的当数离快餐厅靠得最近的二楼居民徐老太了,她不但被烦恼的噪音和刺鼻的毒烟吵得睡不着觉,而且长时间的“有害气体”吸入,严重影响了她的身体健康。一次她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去医院治疗,医生诊断为胸部结节,并怀疑有肿瘤症状,目前还在进一步治疗之中。徐老太就到“每味先”去讨要说法,被顶了回来。后来徐老太求助于黄廷禹来出面解决。黄廷禹就与社区干部一起参与了此事的调解,最终“每味鲜”搬迁到了别的地方,还给了金鹰小区居民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平时,左邻右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需要更换灯泡和煤气瓶之类的家常活,黄廷禹顾不得自己80多岁的高龄,总会主动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问题,或者自己掏钱请相关专业的师傅前来修理解决;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黄廷禹就会隔三差五去陪聊,并代为购买安眠药等常用药,帮助需要立遗嘱的老年人书写遗嘱。”沈家门街道中洲社区党委书记金贞对黄廷禹的慈心善意进行了赞扬,黄廷禹扶贫帮困、助人为乐的好事不知道做了多少,换来的是邻里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充分彰显了一名老党员、老教师、老慈善志愿者的精神风貌。
退而不休 让开心夕阳照亮渔都港城
黄廷禹同志退休前曾任沈家门第一小学党组织书记、副校长等职,在职时曾荣获舟山市“海岛园丁奖”、普陀区“育才奖”等荣誉,并评为普陀区优秀共产党员和沈家门镇优秀共产党员各两次。
退休后,黄廷禹担任普陀区离退休教师协会秘书长达10年之久,期间担任《普教晚情》编辑,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担任关工委宣讲组长至今,每年清明节前后一周都在青龙山为前来扫墓的青少年宣讲革命故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和网吧进行检查;担任中洲社区党建工作顾问20年,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出谋划策,同时一年4次讲党课,一直坚持至今,连续4次被沈家门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基层宣传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担负起船厂路8号楼的疫情防控宣传员和“3+1”居家管控小组成员,助力疫情防控;他自费订阅党报党刊,加强时事政治学习,补充自己与时俱进的新鲜知识,同时认真撰写宣讲稿,参与党史宣讲;2002年中洲社区成立起一直担任社区老年协会长,并受聘担任党风政风监督员、特邀政协委员等,为助力现代化新普陀建设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退休26年来,黄廷禹先后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奖章、浙江省关心下一代评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文明家庭、舟山市最美离退休党支部书记、舟山市第三届慈善奖——志愿服务奖、 普陀区十佳热心公益老年人、普陀区先进老年协会会长、沈家门十佳身边好党员、十佳可爱沈家门人等40多项荣誉称号。最近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评委会综合审议,黄廷禹又被评为2024年第四季度助人为乐“舟山好人”。